寒来暑往,焊花闪烁,李永超从事焊接工作20年,一直奋斗在一线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。凭着精湛的焊接技术,10月22-25日,他在“国机集团2019年焊接技能大赛”中,获得手工焊条电弧焊组第四名的好成绩。
国机集团比赛颁奖礼现场,李永超与其他获奖选手合影(右二为李永超)
工匠亮相
李永超,男,41岁,毕业于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焊接专业,高级技师,1999年加入公司,至今从事电焊20年,工作时的他严谨认真,攻克了多项高难度任务,在公司邢台空分项目、印度尼西亚AWAR-AWAR电站、尼日尔AGADEM电厂、巴基斯坦燃煤电站、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PKOP炼油厂、伊拉克萨拉哈丁燃油气电站等项目的焊接工作中立下汗马功劳。
厚积薄发,第一次比赛就打破公司零记录
中机建设比赛颁奖礼现场(右二为李永超)
“国机集团2019年焊接技能大赛”(以下简称“国机集团比赛”)在洛阳举办,共有国机集团所属13家企业的81名选手参赛,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,实操分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、手工电弧焊、手工钨极氩弧焊三种焊法。李永超参与的实操项目就是手工电弧焊焊法,经过近一周的激烈角逐,最终脱颖而出。
这是李永超第二次参加公司对外比赛,也是公司第二次获得对外比赛的名次,第一次是在9月26日在德阳举办的“中机建设2019年焊接技能大赛”(以下简称“中机建设比赛”),李永超取得了手工焊条电弧焊组第三名的好成绩,正是这次比赛为他赢得了参与国机集团比赛的入场券。
收到中机建设比赛参赛邀请时,李永超正在伊拉克项目上准备休年假,内向腼腆的他看到公司有需要,积极主动地响应公司号召回国,经过短短4天的准备就跟随公司代表队前往德阳参赛。“要不是准备时间太短,尤其是理论知识考试的两本书,其中一本只有一天学习时间,他的成绩还会更好。”中机建设比赛公司代表队领队王林说道。
电焊工是苦脏累工种,而且易学难精,用焊枪在金属上划几条线不难、擦点火花容易,要把焊缝焊得结实可靠、焊得横平竖直、焊得美观耐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靠大量的练习才能培养出手感。在备战国机集团比赛过程中,李永超在洛阳封闭训练了一个月,从早上8点起床,到晚上10点睡觉,除去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,一天要训练十几个小时。白天焊接,与四溅的火花相伴,晚上钻进书海,学习理论知识,李永超感到忙碌且充实。
尽管没有太多的比赛经验,比赛中也存在紧张情绪,但凭借20年来在项目上扎实“焊”就的一手绝技,以及稳健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临场发挥,李永超最终证明了自己,也打破了公司在对外焊接比赛中零收获的记录。
功不在我,在于焊培中心“传帮带”传统
李永超像所有匠人师傅一样,朴实、沉默,只有在拿起焊枪,提起工作时,眼神中似乎都闪烁起了焊花,谈到获奖感言,李永超表示非常高兴,但他认为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,还有赖曾参与过比赛的焊工前辈们传授经验,他才能做到心中有数。
据了解,这不是公司第一次派出代表队参与对外焊接技能比赛,但往年都没能取得名次,公司焊培中心曾参与过比赛的老职工们一直攒着一股劲儿,将每次参赛的经验积累下来,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“焊接小白”们,就这样发挥“传帮带”传统,将一个个“焊接小白”训练成“焊接大师”,最终成就了“面具超人”李永超。
中机建设理论比赛现场,公司共派出四名焊工选手:李彦峰、朱孟摇、毛春晓、李永超
公司焊培中心自1980年成立,多年来为公司培养了百余名能工巧匠,老焊工王林表示,今后将发掘更多年轻人参加比赛,不仅是在国机系统内做到出类拔萃,也要多参与郑州市乃至全国的比赛,不仅为公司培养出更多焊接人才,也要让焊接成为公司的一块“金字招牌”。
谈到这次获奖之后的打算,李永超表示,长期与电弧光接触非常伤害眼睛,自己年纪大了,眼睛不好了,参与比赛的机会可能不多了,但仍会在一线专注焊接,同时为公司培养更多焊接人才,继续为公司做出更大贡献。
寒来暑往,焊花闪烁,李永超从事焊接工作20年,一直奋斗在一线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。凭着精湛的焊接技术,10月22-25日,他在“国机集团2019年焊接技能大赛”中,获得手工焊条电弧焊组第四名的好成绩。
国机集团比赛颁奖礼现场,李永超与其他获奖选手合影(右二为李永超)
工匠亮相
李永超,男,41岁,毕业于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焊接专业,高级技师,1999年加入公司,至今从事电焊20年,工作时的他严谨认真,攻克了多项高难度任务,在公司邢台空分项目、印度尼西亚AWAR-AWAR电站、尼日尔AGADEM电厂、巴基斯坦燃煤电站、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PKOP炼油厂、伊拉克萨拉哈丁燃油气电站等项目的焊接工作中立下汗马功劳。
厚积薄发,第一次比赛就打破公司零记录
中机建设比赛颁奖礼现场(右二为李永超)
“国机集团2019年焊接技能大赛”(以下简称“国机集团比赛”)在洛阳举办,共有国机集团所属13家企业的81名选手参赛,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,实操分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、手工电弧焊、手工钨极氩弧焊三种焊法。李永超参与的实操项目就是手工电弧焊焊法,经过近一周的激烈角逐,最终脱颖而出。
这是李永超第二次参加公司对外比赛,也是公司第二次获得对外比赛的名次,第一次是在9月26日在德阳举办的“中机建设2019年焊接技能大赛”(以下简称“中机建设比赛”),李永超取得了手工焊条电弧焊组第三名的好成绩,正是这次比赛为他赢得了参与国机集团比赛的入场券。
收到中机建设比赛参赛邀请时,李永超正在伊拉克项目上准备休年假,内向腼腆的他看到公司有需要,积极主动地响应公司号召回国,经过短短4天的准备就跟随公司代表队前往德阳参赛。“要不是准备时间太短,尤其是理论知识考试的两本书,其中一本只有一天学习时间,他的成绩还会更好。”中机建设比赛公司代表队领队王林说道。
电焊工是苦脏累工种,而且易学难精,用焊枪在金属上划几条线不难、擦点火花容易,要把焊缝焊得结实可靠、焊得横平竖直、焊得美观耐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靠大量的练习才能培养出手感。在备战国机集团比赛过程中,李永超在洛阳封闭训练了一个月,从早上8点起床,到晚上10点睡觉,除去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,一天要训练十几个小时。白天焊接,与四溅的火花相伴,晚上钻进书海,学习理论知识,李永超感到忙碌且充实。
尽管没有太多的比赛经验,比赛中也存在紧张情绪,但凭借20年来在项目上扎实“焊”就的一手绝技,以及稳健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临场发挥,李永超最终证明了自己,也打破了公司在对外焊接比赛中零收获的记录。
功不在我,在于焊培中心“传帮带”传统
李永超像所有匠人师傅一样,朴实、沉默,只有在拿起焊枪,提起工作时,眼神中似乎都闪烁起了焊花,谈到获奖感言,李永超表示非常高兴,但他认为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,还有赖曾参与过比赛的焊工前辈们传授经验,他才能做到心中有数。
据了解,这不是公司第一次派出代表队参与对外焊接技能比赛,但往年都没能取得名次,公司焊培中心曾参与过比赛的老职工们一直攒着一股劲儿,将每次参赛的经验积累下来,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“焊接小白”们,就这样发挥“传帮带”传统,将一个个“焊接小白”训练成“焊接大师”,最终成就了“面具超人”李永超。
中机建设理论比赛现场,公司共派出四名焊工选手:李彦峰、朱孟摇、毛春晓、李永超
公司焊培中心自1980年成立,多年来为公司培养了百余名能工巧匠,老焊工王林表示,今后将发掘更多年轻人参加比赛,不仅是在国机系统内做到出类拔萃,也要多参与郑州市乃至全国的比赛,不仅为公司培养出更多焊接人才,也要让焊接成为公司的一块“金字招牌”。
谈到这次获奖之后的打算,李永超表示,长期与电弧光接触非常伤害眼睛,自己年纪大了,眼睛不好了,参与比赛的机会可能不多了,但仍会在一线专注焊接,同时为公司培养更多焊接人才,继续为公司做出更大贡献。